智宇物联 专注于提供高稳定、高速率的三网物联网卡

榆林激活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“数字引擎”

  • 作者:智宇物联
  • 发表时间:2025年10月13日
  • 来源:智宇物联

我国林草产业年产值突破 10 万亿元的里程碑式成果,离不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。福建、江西、重庆等先行区通过完善公益林调整机制、放活商品林采伐管理、推进全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等举措,为林草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。在这一改革进程中,物联网卡作为智慧林业建设的 “神经末梢”,以其稳定的联网能力、实时的数据传输特性,成为衔接政策落地与产业实践的关键载体,为林草产业的精细化管理、高效化运营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。​

物联网卡为公益林调整机制的精准落地筑牢 “数据底座”。公益林作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,其调整与管理需以精准的生态数据为依据。福建三明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先行区,在公益林管理中大规模部署了红外火情传感器、植被含水率监测终端等设备,而这些设备的联网运转全依赖于物联网卡。通过物联网卡的低功耗、广覆盖特性,监测设备可 24 小时不间断采集温度、湿度、植被生长状态等数据,并实时传输至区域林业管理平台。当系统监测到植被含水率低于阈值或出现异常高温时,会立即通过物联网卡联动的预警模块发送警报,管理人员可在 15 分钟内定位隐患区域并开展处置。这种 “物联网卡 + 监测设备” 的模式,不仅使公益林巡检效率提升 3 倍以上,更为公益林调整提供了科学的生态数据支撑,让公益林的生态价值与保护边界得到精准界定。​

物联网卡为商品林采伐管理的 “放活与规范” 搭建 “智慧桥梁”。江西赣州在商品林采伐管理改革中,借助物联网卡破解了 “放活易失控、监管难到位” 的困境。当地为采伐企业的油锯、运输车辆加装了集成物联网卡的定位与计量模块:采伐前,管理部门通过物联网卡读取设备定位信息,确认采伐区域是否符合规划;采伐中,设备实时统计采伐数量并上传数据,杜绝超限额采伐;运输环节,物联网卡实时跟踪运输路线,确保木材流向合规。2024 年,赣州商品林合规采伐率达 100%,木材流通效率提升 20%,林农年均增收超 3000 元。物联网卡的应用,既落实了 “放活商品林采伐” 的改革要求,又通过全流程数据监管避免了无序采伐,实现了 “放管服” 的有机统一,让商品林的经济价值在规范中充分释放。​

物联网卡为全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注入 “数字动能”。重庆武隆在全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中,构建了以物联网卡为核心的 “森林大数据体系”。试点区域内,每 500 亩林地部署一套土壤传感器与林木生长监测仪,这些设备通过物联网卡接入市级林业云平台,长期采集土壤肥力、林木胸径增长、碳汇量等关键数据。基于物联网卡传输的连续数据,林业部门为不同林种定制了个性化经营方案:对松树林,根据生长数据确定 3 年一次的抚育间隔;对阔叶林,结合土壤数据优化有机肥施用周期。2024 年,武隆试点区森林蓄积量同比增长 6%,碳汇量提升 8%,验证了可持续经营的有效性。物联网卡作为数据采集与传输的 “关键纽带”,让森林经营从 “凭经验判断” 转向 “靠数据决策”,为林草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路径。​

从支撑先行区改革实践,到助力全国林草产业升级,物联网卡的意义早已超越 “联网工具” 的范畴。它不仅为 10 万亿元年产值的巩固提供了技术保障,更推动林草产业从传统粗放管理向智慧化、精细化转型,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。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,物联网卡将进一步激活林草产业的动力活力,为我国建设林业强国、实现 “双碳” 目标注入源源不断的 “数字力量”。​

文章标签: